專欄

專欄

【gini】儲錢,由了解自己洗錢開始

從小,父母和學校都在教導我們,儲蓄的重要性。就是把花費後的餘額儲下來,累積財富。 長大後,我們卻發現,錢根本就不夠花,不用借貸簽卡度日已很不錯,「月光族」遍佈全城,更枉論有餘作儲蓄?把錢花光光後,卻不知道把錢花在那。談及儲蓄,掌握金錢流向才是最關鍵的一步。正如厨師要烹調佳餚,也要了解食材本身。你有否想過,每月工資都花在哪?不明瞭用錢的方向,勢難制定節流方案。

【Yahoo 財經】派電子利是 朋友難避年

年三十,今晚當然係食番餐團年飯,準備明天大年初一可以拜年逗利是。 經過一輪嘅預熱,香港嘅流動支付終於進入真正嘅搶用戶時代。這邊 WeChat Pay 玩食麥記減十蚊引你加信用卡,那邊的 Tap&Go 借年廿八配合神沙機增值 HK$200 送 HK$20,務求用錢吸引用戶。

【Yahoo 財經】NETFLIX 好景也許止於2018年

NETFLIX 昨天春風得意,股價大漲令公司達到 1,000 億美元規模。上升主因是 NETFLIX 公佈去年第四季業績達到 32.86 億美元,成長 32.6%,淨利上升 17.9%,達 1.86 億美元,而且一直不被看好的美國地區訂閱人數也上升了 198 萬人,加上海外地區訂閱人數上升 636 萬人,全球訂閱人數達到 1.18 億人,各項數字均告訴你 NETFLIX 現時氣勢如虹。

【Yahoo 財經】要發展 Mobile Payment 做好一個商戶就夠了

每次談 Mobile Payment,大家都會說使用方式,支援的商戶有多少,但支援商戶的數量真的有這麼重要嗎?打開手機拿出一個 QR Code 猶或拍卡付款真的有方便到吸引消費者不使用現金或改變習慣嗎?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美國的有趣數據。

【Yahoo 財經】的士支付大戰正式展開

去年年底,支付寶 HK 開始用其 QR Code 服務進攻的士。服務開展至今有多成功相信大家搭的士都可感受得到,的士司機與乘客還是用「現金」付款,相對支付寶 HK 最近搭配麥當勞的優惠來睇,進攻的士可以講係「失敗」收場。

【Yahoo 財經】八達通靠QR Code 難攻支付市場

支付寶早前氣勢正盛,接連把服務擴展到傳統街市與的士,務求利用 QR Code 拿下香港的流動支付市場。支付寶能否成功仍是未知之數,但一直以來在香港擁有小額支付絕對領導地位的八達通也不會坐以待斃吧!

【Yahoo 財經】曾經,Samsung與Sony都不是HTC對手

截稿之時,GOOGLE 收購 HTC 資產一事還未確定,唯在台灣上市的 HTC 已經申請今天停牌,也許文章刊出之時已經有個明確答案。

【Yahoo 財經】給港鐵的建議:多種支付方式入閘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中美大戰,無論係買家定廠商都想避開關稅,避開關稅最簡單方法就係唔向中國廠商買貨,改向其他唔牽渉貿易戰嘅國家貨,或者直接將係中國嘅工廠搬走。兩個月時間未必趕得切搵替代公司,足夠你搬廠,但有時間俾你調整 2019 年上半年張單點拿。做貿易嘅,做廠嘅仲有位走,但做工人唔通跟著工廠走?

【Yahoo 財經】交通津貼壞了電子支付的好事

特首昨天發表施政報告,其中一項備受關注嘅措施係《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每月交通費超過 400 元就可以享用,人人受惠,聽落真係一件好事,但政府可能好心做壞事。

【gini】防銀包變形,促成「零錢儲錢法」

在香港生活,儲錢比賺錢難,如何節省一個幾毫,令這些小雨點變成大池塘是一門大學問。老生常談的開源節流,講就容易,真正實行的,其實沒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