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澳門,除了吃還有很多具歴史意義又有趣的建築物。這一次,石先生就跟大家分享我的三日兩夜澳門旅遊吧~

macau-travel4

不管你住在那裡,我們的第一站是澳門本島的「澳門科學館」。

對於「科學館」的刻板印象是沉悶的,但來到澳門科學館,單看其斜圓錐體配銀色鋁鋼板的劃時代設計,已教人震撼不已。


於2010年1月對外開放的澳門科學館,曾稱澳門科技館,由著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科學館由三部分組成,主體建築由斜圓錐體、半球體和菱形基座組合而成,外牆用銀色鋁鋼板、玻璃幕牆搭配裝飾。

macau-travel2

最高的斜圓錐體為展覽中心,當中14個展廳呈螺旋上升狀分佈;12個長期展廳主題包括太空科學、兒童樂園、兒童科學、科學快車、機械 人、聲學、地球、遺傳學、環保、運動健康、運動競技及食物科學。其餘兩個是專題展覽廳。展覽以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並重的互動展品為主,讓參觀者從親自動手的過程中享受探索科學的樂趣。

科學館最值得看的是建築物,而它座落的位置落在友誼大橋旁,坐在這裡看著外港的風景,與大自然接觸特別開心,一點都沒有繁囂的感覺,可以好好的安靜下來。


macau-travel3

macau-travel3

腳力不錯的朋友,可以沿著「澳門科學館」的海邊走到旁邊的觀音像。一般稱為觀音像的她,本文其實是「觀音蓮花苑」,由澳葡政府策劃興建,是中葡友好紀念物系列的最後一件作品。

觀音蓮花苑為葡萄牙設計師李潔蓮(Cristina Rocha Leiria)設計,於南京鑄造,分成47件在現址裝嵌。他座落在宋玉生公園對出的人工島上,由長60米的小橋與陸地連接。

macau-travel2

觀音像高20米,由青銅製成,重達50噸,其造型簡潔,雙手抱在胸間,衣裙輕拂,看似在海上吹着微風緩步而行,充滿動感。觀音容貌安詳,遠看雙目閉合,近觀其實正張眼微笑。


傳統上觀音多望海或自山上俯視,但此觀音乃面向陸地,其實觀音像面容的方向是顯示觀音翻越東望洋山,並走向位於美副將大馬路的觀音堂。

從這裡看「澳門科學館」或反過來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為他們就像從外港看著澳門一樣,而在觀音像這邊有小食亭及座位,可以坐在這裡休息一番,特別寫意。

macau-travel1

macau-travel11

離開外港的位置,來到議事亭前地,旅遊書上的介紹多不勝數,石先生在此也不逐一介紹,但推薦大家不要錯過就在馬路前面,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民政總署」。


逾 230 年歷史的民政總署也許是澳門最完善保留的歷史建築,歷年來他擔任不同工作,故名稱甚多,包括:議事亭、市政廳、臨時澳門市政局大樓等。其主要作用為市政機構辦公大樓,也曾作為博物館、郵電機構、衛生機構、法院及監獄等用途。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澳門歷史城區歷史建築群之一。

macau-travel10

民政總署大樓原為市政廳,建於1784年,白色的牆身、墨綠色的門窗,加上花崗石線腳,具明顯的南歐浪漫色彩。由於颱風破壞及白蟻侵蝕,他曾多次重修,並相應時代加入不同風格,如文藝復興、新古典風格及巴洛克式等,形成現在所看到的特色建築。

大樓在建築上作三進深發展,三道空間由帶有梯級的拱洞連接。第一進深的一樓為門廳, 兩側作展覽及公共空間,牆腳至腰間貼有藍白色的葡國瓷磚。macau-travel12

推開手工精緻五金鐵閘進入花園,葡萄牙青瓷磚裝飾大門兩側,花園中間置渾天儀形狀的花圃,置葡萄牙著名詩人賈梅士的半身石像、石壁刻有葡萄牙盾徽,充份感受葡國氣息。

當中最不能夠錯過的是二樓的圖書館。現在不能進入的圖書館建於1929年啟用,仿效葡國瑪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感覺跟歐洲的幾乎沒有什麼兩樣,要不是多走兩步到這個伯伯看報紙的地方,你根本不知道澳門有這樣的歴史,舊的建築物有保留得這麼好。

Macau 62

macau-travel1

逛完了議事亭前地與大三巴等熱門景點,沿著馬路往葡京方向走過去,來到南灣附近的小花園可以看看這個八角亭。

毫不起眼的八角亭,不少前往南灣尋找美食的朋友經過了也沒有發現。八角亭建於 1927 年,本為南灣花園的餐廳與桌球室,隨著時代變遷,南灣花園已經消失,並於 1948 年轉變成閱書報室,並由當時的澳門總督主持開幕,至今仍然提供服務。八角形的設計十分復古,兩層的設計十分有趣,讓它在馬路旁多年仍然圪立不倒。

macau-travel1

離開澳門本島,很多朋友都是住在路氹金光大道一帶。

以往想要走到氹仔,很多朋友都會用斑馬線,但其實澳門最近新建了一條環形天橋,就在威尼斯人與新濠天地附近的迴旋處,大家只要利用這個新設施就可以走到氹仔。

在這條環形天橋上,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色,例如上面這個威尼斯人的側景,模仿威尼斯的小屋及後面的酒店,或下面的氹仔紅樹林與澳門銀河,都是過去沒有辦法看到的角度。

018-IMG_9183

沿著紅樹林旁的小路走過去,雖然要上一點點的斜,但很快就會到達葡式住宿的所在地。

從酒店出發,經過剛剛提到的環形天橋走過來大概 15 分鐘即可到達。五橦葡式住宅自 1921 年便立於此地,歴經多位葡國官員與土生葡人住宅後,今天已是澳門人的歴史文物。五橦葡式住宅現時各有用途,分別是: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葡萄牙地區之家、展覽館及迎賓館供我們參觀。

葡式住宅伴鄰民事登記處,不少新人在此拍下甜密照片,坐在池塘旁的長椅,看著新人與親友們分享喜悅,讓葡式住宅更添現代感。

macau-travel2

macau-travel5

macau-travel6macau-travel4

金沙城中心的四橦酒店,在葡式住宅這裡看得一清二楚。   macau-travel7  macau-travel9  macau-travel11macau-travel12 macau-travel16

沿著葡式住宅上去很快就會見到嘉模教堂,也是新人們的拍照勝地,但這裡更棒的其實是它的古舊氣息,想要拍攝一系列的造型照絕對是好地方,例如石先生這樣的向左走,向右走就很適合當 Facebook 的 Cover Photo。

如果你懂得使用 Filter,加上各種特效,其實還可以做出歐洲風情。石先生以前有拍過一張夜景就能做出此感覺,可惜的是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照片已經找不到了,只能下次去去拍一次。

macau-travel18

macau-travel21  macau-travel23 macau-travel20

新舊澳門都在同一張照片中,三楝建築物,三種風情。

macau-travel26

從葡式住宅走下來自然是要去著名的官也街吃東西,石先生最愛吃的其實就是澳門的水蟹粥,每次到澳門都要吃。

提起水蟹粥,有人覺得 A 家好吃,有人覺得 B 家更好,但其實石先生覺得每家都差不多,只要不用排隊其實都很好吃,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水蟹粥最重要還是那些水蟹,有時候季節不好,那家都沒辦法做出水準。

macau-travel34

官也街吃夠夠,也就是排隊搭的士的時候,因為石先生想要帶大家深入路環。

走進路環,第一個停靠點必然是巴士站附近的安德魯蛋撻,脆脆有層次的蛋撻皮,配合滑嫩的蛋汁,品嚐美味,休閒的感覺與歐洲沒有兩樣。坐在店舖門外的長椅是指定動作,有點隨便的吃法卻很寫意,離開繁華的都市,來到小村,舒服是不斷要強調的事情。

這樣的行程加速,用兩天也走得完,但能夠放慢速度,用三天來走更覺舒服。

macau-travel1

macau-travel31

吃過蛋撻,往海邊走兩步,其實就走到十月初五街,當年看電視的街道原來只有這麼短。

河的對岸就是珠海,兩村相隔卻是屬於不同的地區,邊界就是這麼近。

遠自金碧輝煌的地方,還以為是氹仔那邊的澳門銀河,但細心想想地理位置,它其實是珠海那邊的橫琴。遠在邊際的皇宮式建築與眼前的小村有巨大差距,一個好像童話故事中的皇宮,另一個則是現實的世界。

macau-travel30

macau-travel32

往村裡走兩步,可以看到路環聖芳濟閣教堂。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它建於 1928 年,規模雖小,卻有重要的歴史意義。16 世紀日本禁止天主教傳道,因此而殉道的外藉與日藉神父與教徒骸骨便收藏於教堂內的銀色骨箱,紀載著一段令人傷感的歴史。教堂內的中式女神像與聖母一樣懷抱著小孩,把中西方文化融合在一齊,是教堂的極具特色的畫作。

教堂外的庭園以葡式石仔,採波浪形黑白相間,配合因成功驅逐海盜而建的紀念碑,與牆身以黃色與白色為主調,配合橢圓形窗戶、鐘樓及兩旁小門的教堂成為了一個簡潔寧靜的教堂建築群。

macau-travel33

macau-travel35

在路環的巴士站等車,看到旁邊的大型芬達宣傳罐忍不住要拍一下照,8o年代末、90年代初很流行的實物宣傳,很懷念。

從路環回去氹仔只要乘坐巴士就可以,選在銀河附近下車後,走到新開幕的「百老匯大街」以匯聚澳門與亞洲美食為主,除了必食的杏仁露、水蟹粥及牛什等地道食物外,這裡還有吸引了從沒有離開台灣本土的度小月擔仔麵,想要吃一碗正宗的台南擔仔麵原來澳門也做得到。猶如古裝街般的百老匯大街不時有各種表演,例如黃包車歌手、葡式舞者與雜技表演與我們同樂。

macau-travel36macau-travel37macau-travel38   macau-travel42

澳門以旅遊為主,吃的情報那裡都可以隨手找到,但建築物其實是這裡保留得最好的東西,特別是路環與氹仔一帶還保有大量的傳統建築與小城感覺,很值得在這裡慢慢遊走。

三天兩夜的澳門,歷史與美食之感。走在路環,沒有喧囂耀眼的新建築,盡是小房子與葡式街道。看新人拍結婚照,吃蛋撻、喝水蟹粥,把平日急促的驅殼,放鬆下來。路氹不大,隨便亂走也不怕迷路,景點與景點之間可以用腳到遠,較遠的有巴士直通,回到那個平凡的小市鎮。



【此文章刊載於石先生部落;標題:【澳門】澳門,三日兩夜的建築行;本篇文章為贊助內容;強制廣告:HisTrend.HK 給你不一樣的科技產品】


PISEN 二合一電池旅行充電器- 內含 5000mAh 電池並附英式、歐式插頭

front-banner-iphone-07
旅行出差行李務求輕便,PISEN 二合一電池旅行充電器既是充電器又是充電寶,在外為手機充電;返回室內接上電源插座,還能同時為裝置與充電寶補充電力。設計緊湊輕巧,一物二用減輕攜行負擔。

PISEN 二合一電池旅行充電器提供 1 個 smart 2.1A USB 接口、1 個 1.5A USB 接口及 1 個 1.5A Type-C 接口,電力智能分流匹配各式數碼產品。

內建 5000mA 鋰電池,接上電源插座隨即補充移動電力,無須攜帶額外線材。外設 4 格電力燈號,快速判斷剩餘電量。

採用國際折疊式插頭,支援 100-240V 全球電壓,並附帶英式和歐式轉換插頭,助您快速整裝待發。設置過充、過熱、短路、過功率、過壓及過流保護共六重安全防護機制,出行省心省煩惱。

【立即購買 PISEN 二合一電池旅行充電器 – 香港授權商店 】
免費上門送貨、有壞包換及 12 個月官方保養 - https://anland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