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大戰順豐」,不僅僅是「物流公司」與「數據」的事

「阿里巴巴大戰順豐」這場公開戰在「國家」干預下終於暫歸平靜,對部份人來說可算是完美落幕,因為此事並沒有持續給大眾造成影響,但我們不禁要問,阿里巴巴與順豐為何要開戰?他們不是朋友嗎?

沒有阿里巴巴的淘寶,順豐當年不會如此順利做起來,沒有順豐幫忙做速遞,淘寶也難以增長,但合久必分,這次雙方公開戰後,阿里巴巴與順豐可以說分手在即,只是分手不會再這麼高調。

如果你不懂「阿里巴巴大戰順豐」此事,石先生不多作補充,請觀看此文章《6/2日淘寶賣家突然無法選擇用順豐發貨!背後顯露大數據驅使下,科技巨頭的新商戰兵法》。本文跟大家說說雙方的做法及其牽涉到的利益等等吧!


阿里巴巴需要一家自己的物流公司

首先,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一直以來都是以「平台」自居,做平台讓商家賣東西。除了買賣涉及的「金流」即支付寶外,阿里巴巴一向沒有做較複雜與變數較多的「物流」,這正是順豐做的事情。淘寶能夠做起來,主要有三個部份「平台宣傳」、「金流」與「物流」,前二者都是阿里巴巴擅長的東西,以科技解決,牽涉到的人不多,但「物流」牽涉的主要是人,這不是阿里巴巴的強項,所以一直沒有進入。

當淘寶事業愈做愈大,它會想要優化自已的「平台宣傳」與「金流」,「平台宣傳」如前文所說,已經有機器在幫忙《淺層設計師覺悟了嗎?你的工作已經開始被機器取代了》,後者的「金流」則有支付寶與螞蟻金服在努力改進,唯獨「物流」不是自己可以處理的事情,進步明顯緩慢。

 

淘寶送貨速度不夠快,它沒有競爭力

你有在淘寶訂貨的都知道,它跟其他電商平台最大的差異是「運貨速度」,大部份貨品需要 2-7 天的運送時間,無法縮短。這當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貨品本來就在商家手上,不在倉庫,不在物流公司,所以商家收到訂單後,要把貨品送給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再送到客人手上,環節多時間多。


若你選擇京東、蘇寧等電商,它們因為是一條龍服務,貨品本來就在倉庫裡,只要倉庫安排位置合適,收到訂單後物流公司就可以到倉庫提貨,然後寄到客戶上,速度都要比淘寶快。

 

不養人,就讓大家來搶單

為了追上這個物流速度,淘寶能做的事情有兩個:一是建立自己的物流團隊,利用更先進的交通與流程安排,加快物流速度,但這個做法成本大、變數大,而且還會直接與本來在幫自己的「物流公司」競爭。

因此,淘寶選擇了做第二種方法:建立一家名為「菜鳥網絡」的公司,以數據之名統整所有物流數據,以數據分析建議商家把貨品在接到訂單前預先送到合適的倉庫,在接到訂單後直接找物流公司把貨品送到客戶手上。


 

改變整個物流模式

這樣聽起來很完美,對多方都有利,但魔鬼藏在細節,當「菜鳥網絡」成功後,商家、物流公司、速遞員都將成為「菜鳥網絡」的散工,為爭逐訂單而工作。

不明白嗎?換一個說法:

以前網店在淘寶賣貨品收到訂單後,找好服務或價錢好的物流公司,從自己的手上拿走貨品,讓物流公司經過旗下付月薪加佣金的速遞員把貨送到客戶手上。


當「菜鳥網絡」成功後,網店付上架費在淘寶賣貨品後,淘寶會叫你把貨品放到某倉庫,網店由此刻起不實際擁有自己的貨品,只能在淘寶上賣(因為進倉庫後再拿出來可能被收高額存倉費)。有訂單「菜鳥」會幫你決定物流公司,網店、客戶沒有議價能力,因為「菜鳥」都幫你決定用什麼物流了。

即使是物流公司也沒有議價能力,因為「菜鳥」肯定不會跟某家簽定合約,只會叫「物流公司」搶單送貨,然後「菜鳥」就推出個人搶單功能,直接用類似 Uber  或滴滴打車的方式找「速遞員」,按件數付錢,無需付月薪,無需付員工褔利等等。最後「菜鳥」還可以賺價差,跟網店、客戶要 30 元的運費,但付給「物流」的只有 10 元。

通過以數據包裝的「菜鳥網絡」,阿里巴巴不僅可以在不養一車、不養一速遞員的情況下控制「物流公司」,讓他們變成為自己打工,更可以讓網店為自己打工,進貨的錢不用付,但貨都在自己手上,再開放進貨與銷售分家,在不付一分一毫的成本下賣貨賺錢。

聽到這裡,你大概明白了吧!「菜鳥網絡」目標是做一家「物流公司」,只是這家物流公司不養車,不養速遞員,用 Uber / 滴滴的方式來送貨。

 

「菜鳥物流」成功,其他行業將受衝擊

當阿里巴巴擁有這樣的「菜鳥物流」後,它還可以把淘寶再增強變化,直接染指零售業,進軍任何一個零售行業,例如收購「國美」,與「蘇寧」、「京東」直接競爭;收購外賣行業,利用支付寶平台與「美團」「大眾點平」等競爭,直接把對手的生意拿到手。

聽到這裡,你應該明白為什麼這次「阿里巴巴大戰順豐」除了阿里巴巴系進攻外,順豐也不缺盟友了嗎?因為當「菜鳥網絡」成功後,它擊倒的不僅僅是「物流公司」,而且一切需要「物流」的行業。

那麼「物流公司」與其他公司如何與未來的「菜鳥物流」競爭?有緣再跟大家分享。



本網站文章部份內容由不同公司贊助提供,全部內容均屬個人意見及感受,並不代表任何公司之言論及立場。如需協助或希望獲得更多有關產品資訊, 請直接聯絡該品牌查詢或∕和尋求相關專業意見。如從而引起任何損失或法律糾紛,本人概不負責。

此文章刊載於石先生部落 ;本篇文章包含贊助內容,當您單擊產品鏈接時,我可能會獲得奬勵。